高一的学生主要任务是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高中三年级则是专心备战高考考试,那样高中二年级要做些什么呢?
专家说,高中二年级更要紧的任务是考虑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后,选文科还是理科。选择的规范不是什么方向更有进步前途,更不是自己哪一点分数更高,而是自己最喜欢的是文还是理。本报记者沈颢 长沙报道
个案 一家人都纠结在选科问题中
“我一个人其实没什么想法,文科和理科成绩差不多。”某中学高二的刘同学说,“爸爸妈妈一直在自己耳朵边唠叨,以后学文科考大学便捷,但学理科专业毕业找工作吃香。
念来念去自己都没了主见,想想反正自己成绩都差不多,随他们去决定,他们定了哪科我就认真学哪科。”
细问下,刘同学爸爸妈妈建议也没统一。刘父亲说:“孩子成绩不算拔尖,假如选文科,一定是混在一堆中等生里给淹没了。”
既然孩子没特别的偏好,干吗不选理科?而刘母亲则觉得:“察看来察看去,从孩子高中一年级到今天的学习成绩来看,文科相对稳定,理科则总有起伏,假如这种状况放到高考考试里可吃不消,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文科把握大一点。”
建议 自己就业方向决定文理选择
南雅中学高二支部书记刘龙潭:段考结束了,学生目前需要考虑的就是文理分科,不少学生都非常茫然。
其实,选文还是选理不可以投机取巧,我们的实力、兴趣、高考考试政策、就业趋势这四个方面都需要考虑周全,老师和父母仅仅只能进行有关指导,最后决定权仍然在学生自己手上。
父母只应起一个参谋用途,可以帮助孩子对各种状况的利弊得失进行客观剖析。不要勉强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志愿,更不应包办代替,把我们的愿望强加于孩子。
当孩子的选择与父母不同时,父母要改变观念,全力支持孩子的选择。
学生第一要考虑的是自己到底喜欢文还是喜欢理,要了解,只须是自己真心喜欢的,无论是文还是理都有不少机会。文理选择不光为了考好高考考试,从长远上看,要知道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还要为我们的将来做好计划,打好基础。
目前比较推崇的是从自己就业的方向来考虑大学考试报名的专业方向,由此来决定选择读文科或是理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学里的不少专业是文理兼招的,只须学得好都可以考虑考试报名。
提醒 不要为逃避数理化去学文
虽然已选择了文或理科,可仍有部分同学对于自己之前的选择感到优柔寡断,甚至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迷茫,无所适从。
这之中,有的学生是由于逃避某些短腿科目而作出的选择,觉得文科比理科轻松些,还有些男孩则觉得女孩才去读文科,读文科的人都比较“笨”,感觉选择文科是件丢人的事。
刘老师提醒这类学生,这样思想下的学习是盲目的,慢慢学生会意识到选择的科目与自己想象中存在落差,心理很难适应,甚至产生学习障碍。
更多的学生则是为逃避数理化的重压才选择学文,感觉学文容易,这更是种错误的思想。学理的同学平常要面对很多的习题训练,学文的同学,更要看书积累文科常识,都不会轻松。
有人觉得学文简单,这种想法非常幼稚。目前不少专业都是文理兼收,甚至还有不少高校招生时打破了文理分科界限。
学文和学理有着不一样的学习特点和办法,但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捷径可走,都需要付出勤奋和努力。怕吃苦,试图偷懒,躲避困难的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要想获得好成绩,都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
关于选科的认识误区
一是兴趣并不等于志趣,兴趣比较短期,容易转移,而志趣则是长期执著的过程。有的学生看到自己某一科成绩好,就觉得自己非常合适学习这门学科,这种认识是非常短浅的。要让孩子弄清自己学习的真的兴趣,防止某些畏难情绪致使选科时的盲目。
二是选择文科的学生,除去重点学好文科外,理科也不可舍弃。同样道理,选理科的学生在重点学好数理化的同时,也要学好文史学科。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的各门功课都是入门知识,过早偏科会给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导致缺失。